搜索新闻

彩电制造企业合力构建智能电视产业

我国智能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
来源: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:2011-06-16 作者:pjtime资讯组
内容导航: 分页浏览| 全文浏览

我国智能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

纵观目前出品的智能电视产品,智能电视的操作方案存在多样化,但却无法实现共享通用,这对于用户来说比较麻烦,也是目前智能电视发展最大的阻碍。只有对APP的开放应用,形成中外各品牌电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,才能复制智能手机的成功。而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智能电视的统一标准,各企业对智能电视都在进行自主定义,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混乱概念的宣传。智能电视的核心是强大的芯片和开发的操作系统,从我国上述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,高性能处理芯片仍需要进口,缺乏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。芯片一直是中国大陆彩电业的短板,现阶段加强与我国台湾芯片企业合作,或许能寻求一些突破机会。

目前,市场上常见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大多基于最初的Linux、Unix、Android或其他开源软件平台,而Android表现最为抢眼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系统的开放性、服务的免费性和与互联网实现无缝对接。在国产电视品牌中,海信、长虹、TCL等都采用了Android系统。我国彩电企业也先后开展了大尺寸终端应用程序的开发,并通过自主安装应用程序实现新功能或增值服务,以借助三网融合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。

在国内智能电视快速发展的同时,Google TV、苹果TV等智能电视、索尼智能电视却已销声匿迹,尤其在国内市场难于发展。主要原因也与国外的内容提供商如YouTube与国内政策环境不兼容,且有很多受到国内政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,因此国内的内容提供商,尤其是已经拿到内容牌照的具有绝对的“地利”优势。到目前为止,国内品牌创维电视联合南方传媒集团、优朋普乐举办了互联网产业链启动仪式;海信成为乐视网TV版首家战略合作伙伴;康佳与百事通合作等。不仅如此韩国品牌也与国内拿到牌照内容商达成了合作,如三星与百视通的合作;LG与华数的合作。

电视在向着智能化发展的同时,不仅颠覆了传统,更引爆整个产业链。终端设备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,也需要运营商有更好的内容提供服务。智能电视的出现使互联网电视有了实际意义,这势必引领一个“玩电视”时代的来临。这些有责任感的上下游企业合力共促下,无疑是让智能电视产业链走向了一个良性循环。

 标签:
广告联系:010-82755684 | 010-82755685 手机版:www.chemistr6.com官方微博:weibo.com/pjtime官方微信:pjtime
Copyright (C) 2007 by PjTime.com,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| 联系我们| 欢迎来稿| 网站地图
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
快速评论
验证码: 看不清?点一下
发表评论
Baidu
map